
“非常感谢杭州乃至整个中国对公司创业的支持,整个生态环境都非常好,让我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真正的价值。”在乌镇峰会主论坛特设的“六小龙乌镇对话”环节民银证券,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一开始便对国内特别是杭州的创业、生态环境予以高度评价。
这场对话从一开始便广受关注,虽然六家明星企业都在探索前沿科技,但方向各不相同,有的在深度求索人工智能,有的在点亮具身智能的“科技树”,此外还有脑机接口、游戏研发。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六家企业都正在各自领域探索技术边界,到如今已经成为影响科技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代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集体突围。
“六小龙”准确来说是“杭州六小龙”,它们的成长离不开杭州作为互联网产业高地的开放环境和创新土壤,离不开浙江开放包容的政策、产业、生态环境提供的发挥空间。

“六小龙乌镇对话”现场 南方+葛政涵 摄
有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为4.8万亿元,是2015年的3倍多,占该省GDP 比重达到53%。今年民银证券,浙江更是宣布要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仅在前8月,该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就同比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这正是“杭州六小龙”能够突出重围,走向台前的深刻基础,它们并非偶然出现,而是在杭州、浙江这样创新生态系统下的必然产物。作为经济大省、科技强省的广东,更应该从“杭州六小龙”的成功案例中获得全新启发。
广东、大湾区从来不缺创新土壤,2024年数字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1%,连续9年领跑全国。而在全国17个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的省区市中,广东更是以6440.15亿元的规模排在首位。
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是广东的重要优势,这些优势也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这恰恰是广东独特的竞争力。同时与浙江类似,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云集、人才集聚,也为前沿科技的突破提供了坚实的研发基础。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新科技领域不止有“杭州六小龙”,广东也有能够笑傲江湖的“机器人七剑客”,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让广东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集中发力。
乌镇峰会期间,广东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也与之遥相呼应。峰会开幕当天,小鹏汇天宣布首款飞行汽车将于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与交付。而在峰会闭幕当晚,优必选将自家机器人带到了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敲响了千年青铜句鑃。
对于广东而言,能不能诞生“杭州六小龙”一样的企业矩阵,也许并非“必答题”,杭州模式与经验也并非照搬就能成功,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研发生产攻坚,加强应用场景驱动,强化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构建适合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这才是广东乃至全国各地创新突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不二法门。
南方+记者 葛政涵
哈福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